肿瘤治疗中的职业安全防护.ppt
肿瘤治疗中的职业安全防护 东华医院 --黄连涛 放射性钴60的辐射 主要内容 l肿瘤化学治疗的安全防护 l肿瘤放射治疗的安全防护 化疗安全防护化疗安全防护 化疗安全防护 l 肿瘤科医护人员职业危害 l 肿瘤科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现状 l 化疗药物配置的环境要求 l 肿瘤科护士防护措施 l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化疗药物暴露后的影响 l对骨髓的抑制 l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l致癌作用 l过敏反应 护士面临化疗药物的危害 化疗药物暴露后对护士的影响 l呼吸道 l皮肤和粘膜 l消化道 化疗职业暴露侵害途径化疗职业暴露侵害途径 护士化疗暴露职业防护现状 l对全国各大医院进行调查,我国护士防护现状 不容乐观,9成以上医院化疗操作管理模式落 后,6成以上医院在配制化疗时无任何防护,8 成医院处理化疗废物不符合国际标准,职业防 护意识防护薄弱。 配置化疗药的设施及环境要求 l静脉配置中心 l设立专门的化疗配药间或中心配药室,应配有 空气净化装置 l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 配置中心 化疗配药间 生物安全柜内配置 生物安全柜的基本工作原理 l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是防止操作处理过程中某些含有危险性或未 知性生物微粒发生气溶胶散逸的箱形空气净化负压安 全装置。 l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将柜内空气向外抽吸,使柜内保 持负压状态,通过垂直气流来保护工作人员;外界空 气经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HEPA filter过滤后进入安全柜内,以避免处理 样品被污染;柜内的空气也需经过HEPA过滤器过滤 后再排放到大气中,以保护环境。 生物安全柜的类型 l安全柜根据气流及隔离屏障设计结构分为Ⅰ 、Ⅱ、Ⅲ个等级 lⅠ级安全柜保护人员和环境 lⅡ级安全柜保护人员、环境和产品 lⅢ级安全柜完全封闭,不泄露结构,密闭手 套操作,排除经两道高效过滤器或一道高效过 滤器后焚烧 Ⅰ级安全柜 l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不受污染 l但它不能确保实验中使用的样品不被实验室内 的环境污染,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交叉感染的 可能性 Ⅱ级安全柜 l不同Ⅰ级安全柜,只让经过HEPA过滤的无菌 的空气流过工作台面 l按排放气流占系统总流量的比例及内部结构 A1 、A2、B1、B2四种类型 l必须外接风机 Ⅱ级安全柜 l特点 l1 气幕式隔离设计,防止内外交叉污染,气流70外排30内循环 ,负压垂层流。 l2 上下移动玻璃门,可任意定位,易于操作,并能完全关闭以便 杀菌,定位高度限位报警提示。 l3 工作区电源输出插座,配备装用防水插座和排污接口为操作者提 供极大方便 l4 排风处设有专用过滤器,控制排放污染. l5 工作环境采用优质304不锈钢,光滑、无缝、无死角,可轻松 彻底消毒,可防止腐蚀剂和消毒剂的侵蚀。 l6 采用LED液晶面板控制。 l7 配备高效过滤器失效报警功能。 l8 工作区气流外泻报警。 Ⅲ级安全柜 l 完全封闭,不泄露结构,密闭手套操作,排 除经两道高效过滤器或一道高效过滤器后焚烧 化疗职业暴露安全防护 防护措施 l主管领导的重视化疗药物对护士的职业安全危 害,制定严密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配备充足 的防护设施及用品。 l增强护士对化疗药物的防护意识 l加强护士配制化疗药物的防护 l加强护士化疗防护的培训 配制化疗药物的防护 物品放置 所有物品放在工作台后部靠近工作台的边缘的 位置呈横向一字摆开 消毒液、注射器、针头、棉签、无菌纱块等物 品排列有序 中间为配制药物区域桌面铺上清洁防水胶垫 后,再铺无菌治疗巾,形成加药区 配制化疗药物的防护 l生物安全柜的准备操作前,开启紫外线照射 30分钟;开送风机送风净化10分钟;打开门 柜20cm 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原则 缓慢移动原则为了避免影响正常的风路状态, 柜内操作时手应尽量平缓移动 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原则 l物品平行摆放原则为了避免物品和物品之间 的交叉污染现象的产生,在柜内摆放的物品应 尽量呈横向一字摆开,避免回风过程造成的污 染 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原则 l避免震动原则柜内避免震动仪器的使用,因 震动会使滞留在滤膜上的微粒物质抖落,导致 操作室内部的洁净度降低 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原则 l不同样品柜内移动原则柜内两种及以上物品 需要移动时,一定要遵循低污染性物品向高污 染性物品移动原则,避免污染性高的物品在移 动过程中产生对柜内部的大面积污染 配制化疗药物的防护 药物的准备 提倡使用无排气管的软包装制剂,防止气体排 放到空气中 物品放在上风口,在下风口处加药,空气中悬 浮的药物微粒马上被排出,减少粘附于瓶周的 药物量和对环境的污染 配置化疗药物的防护 l戴双层手套手套内层为一次性薄膜手套外层 为乳胶手套 l乳胶手套的厚度和接触药物,决定手套的通透 性,手套的通透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通常每操作60分钟,或遇到手套的破损、刺破 和被药物污染,而需要更换手套。 根据需要,正确选用和戴手套 l保护工具 l口罩内戴纱布口罩、外戴一次性口罩。 l因一次性口罩对口鼻包绕不严,可以导致呼吸 道吸入危险,因此必须戴有效的防护口罩。 配置化疗药物的防护配置化疗药物的防护 不正确的戴口罩方法 不正确的戴口罩方法 正确的戴口罩方法 正确的戴口罩方法 正确的戴口罩方法 保护工具 隔离衣选择低渗透、无絮状物的材料较好。 眼睛和脸部的保护以预防药物喷溅到眼睛和面 部。 配置化疗药物的防护配置化疗药物的防护 隔离衣 防护镜 配置化疗药物的防护 l掰开粉剂安瓶溶解药剂时,溶媒因沿壁缓慢注入 ,瓶底等药粉渗透后再搅动,防止粉末溢出。 l割锯安瓿时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物降至瓶 底,打开安瓿时应用无菌纱布围绕安瓿颈部,以 防划破手套 l每次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 并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防止注射器压力 过大药液外渗 化疗职业暴露安全防护 l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或排气后再拔针, 以免药液排入空气中 l在配药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让药液溢出,待 配药完毕用75的乙醇冲洗或擦拭操作柜内部 和台面 l脱去手套后用肥皂水彻底洗手,有条件的可行 淋浴,减轻其毒性作用 输液时的防护 l在执行化疗药物注射时须戴口罩、帽子及双层 手套,有条件时戴防护目镜穿防化服 l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后再接上化疗药,以免药液 排出 l输液结束时用生理盐水冲管 l先关掉输液器后拔针 l拔针仍需要戴手套防接触药液或被针头刺伤 化疗药物外溅的处理 l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他人接触 l如药液溅到桌面或地上,应用吸水纱布吸附药 液,再用肥皂水擦洗,并将污染的纸或纱布置于 化学性废物包装袋内 l配药后要拖地 l为粉剂外撒则用湿纱布轻轻擦抹,以防药物粉 末飞扬,污染空气 化疗药物暴露的处理 l药物溅到衣服、皮肤立即更换工作衣,并用 大量的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皮肤,持续 10-15分钟 化疗药物暴露的处理 l溅到眼部立即用等渗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部 ,至少10分钟,并及时咨询眼科医师以待进一 步处理 化疗药物外溅的处理 l在点滴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药液外滴,操作后 应洗手 洗手方法(六步或七步法) l用过的废安瓿、小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 放在特别表识的密闭厚塑料袋或防漏器中,防 止蒸发污染空气,并及时送忿炉焚烧 l护目镜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凉干备用 l一次性防护衣、帽子需经过1000度高温焚烧 处理 污染废物的处理 污染废物的处理 l病人专用容器或塑料袋 l便器、尿壶专人专用 l处理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污物时应 戴手套、口罩,必要时用一次性围裙 肿瘤放射治疗 l照射方式1、远距离照射(外照射) l l 2、近距离照射短期近距离照射 l --永久性近距离照射 l 放射治疗防护 l外照射无需特殊防护 肿瘤近距离治疗常用的放射性核素 l铯-137(Cs l钴-60(Co l铱-192(lr) l碘-125(l) l钯-103(Pd) l钌-106(Ru) 放射性粒子植入 l将放射性核素包裹在细小的金属包鞘内就成为 放射性粒子 l通过现代影像引导植入技术(介入技术)将放 射性粒子精确的植入到肿瘤组织内的近距离放 疗内照射的治疗技术 粒子植入防护三原则 l时间防护 l距离防护 l屏蔽防护 时间防护 l在剂量不变时,人体受到照射的累积剂量与时 间成正比。通过控制接触时间,便可达到减少 受照射剂量 时间防护 l粒子植入(125I的半衰期为59.4天) l在粒子源植入后半年内 应尽量避免与病人密 切接触,尤其是儿童 ) l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及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提高操作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在保证完 成护理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接 触的时间 屏蔽防护 l在放射源和相关人员之间放置一种能有效吸收 或放射射线的材料,从而达到减弱或消除射线 对人体的危害的目的 屏蔽防护 l铅对125I有较好的吸收,用0.1mm的铅防护, 放射剂量可减少到1。用0.2mm厚的铅作屏 蔽即可全面保护正常组织,极大减少了工作人 员的辐射剂量 l护理人员需要近距离护理操作时,戴铅制防护 围裙、防护颈围、防护眼镜;或采用自制铅防 护小中单。遮盖住患者的粒子植入部位。 距离防护 l根据平方反比定律,人体受到照射的剂量率与 随离开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距离增加一倍 ,其照射量率可减少到原来的1∕4. 患者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防护 l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人治疗的患者住在单一 病房内或集中在同一病室统一管理.病室内病 床与病床1m以上,在患者术后应保持病室通 风,空气清新 ,嘱病人不要随意串房 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防护 l医生及护理人员在查房及为患者进行护理时尽 可能与患者保持约1m以上的距离 l在近距离护理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遮盖 0.180.25mm铅当量橡胶布或工作人员穿防 护橡胶衣 陪护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防护 l陪护患者与患者距离1m以上,放射性粒子植 入治疗后1个月或2个月,孕妇、儿童与患者保 持2 m以上距离 ,6个月后无需防护 l陪护患者家属与患者采用1m距离防护即可。 家属近距离接触时,需在患者粒子植入部位遮 盖0.180.25mm铅当量橡胶布。 粒子植入患者出院指导 l出院时请购买防护背心 l粒子植入术后6个月内如不穿防护衣请尽量不 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或与人保持1米以上的 距离。避免与儿童、哺乳妇女、育龄妇女近距 离接触,更不要抱小孩 l如患者穿上铅衣,则近距离接触也不会有辐射 l6个月后无需防护 l术后定期复查 粒子使用保管 l须由专人保管做到源账相符,保管在安全的 专用仓库,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库) 粒子的废源处理 l在治疗期间粒子源可能脱落,一旦脱落应用汤 匙捡起放于容器中,存放于少人走动的地方并 立即通知医院处理。 l粒子废源交粒子源制造商或环保部门处理,不 能当一般废物处理 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监护 l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佩带个人剂量计。热释光 剂量片以其佩带方便、价格低廉和可重复使用 等优点,可作为个人剂量计首选。可3 个月检 测1次并将结果记入个人剂量档案。同时应建 立个人职业健康档案, l每1-2 年进1 次职业体检,将结果记入档案 增强身体素质 抵御伤害 l注意锻炼身体 l定期做好健康体检 l怀孕的护士避免接触化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