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系统解剖生殖器官.ppt
妇 产 科 护 理 学 妇产科护理学概念 研究 女性 一生中不同时期 生殖系统 生理和病理变化并 提供相应 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 的一门学科 。 教学内容 1、 产科护理学 产科学基础、生理、病理产科、胎儿及 早期新生儿护理学。 2、 妇科护理学 妇科学基础 生理解剖 、生殖系统炎症 、肿瘤、内分泌疾病(功血)、损伤、畸形及其它(滋 养细胞)。 3 、 计划生育 采取科学的方法实施 生育调节 , 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素质 。 包括避孕、绝育、优生等内容。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相关组织与邻近 器官。 外生殖器 指生殖器官外露的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以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一、 阴阜 耻骨联合前方 的脂肪垫。 二、大阴唇一对皮肤皱襞,含丰富脂肪、静脉丛,组 织疏松。局部损伤易形成 血肿。 三、小阴唇大阴唇内侧一对皮肤皱襞。防止致病菌侵 入。 富含神经,敏感 。 四、阴蒂 小阴唇之间顶端。 富含神经,敏感 。(检查时避免损伤。 五、 阴道前庭 两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 ,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包括 前庭大腺、尿道口、阴道口及处女 膜。 内生殖器 包括 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阴道 一、 功能 排出经血和胎儿 、精子入宫腔通道。 二、解剖、位置连接子宫与外阴的通道。上端包绕 宫颈,形成 阴道穹隆 ,前壁长 7-9cm,后壁长 10-12cm 。 三、组织结构 粘膜层 复层鳞状上皮随激素水平变化 发生周期性改变 、 肌层 富含弹力纤维有高度伸展 性 、 外膜。 阴道内为 弱酸性 环境,抑制病原菌生长。外阴清洗 不 应用 碱性液 。 阴道 穹隆 内 生 殖 器 子宫 一、功能 1、产生月经 2、精子到达输卵管的通道 3、胎儿发育的场所 4、分娩时胎儿娩出的动力 二、解剖 1、位置盆腔中央, 前倾前屈位 2、大小 7-8*4-5*2-3cm, 5ml , 50g 3、形态 子宫体 子宫底、子宫角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部、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峡部 子宫体和子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 上端 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 非妊娠状态 1c m, 妊娠晚期 7- 10cm 子宫下段 子 宫 三、组织结构 1、 浆膜层 --脏腹膜 子宫直肠陷窝 2、 肌层 --平滑肌,外纵、内环、中交织 子宫肌肉 收缩可压迫血管止血。 是分娩动力(缩宫素) 3、 内膜层 基底层 增生、修复 功能层 占内膜层 2/3,周期性脱落 产生月经 韧 带 1、 圆韧带 维持子宫 前倾 2、 阔韧带 维持子宫于盆腔 正中 位置 3、 主韧带 固定 宫颈 ,防止子宫脱垂 4、 宫骶韧带 间接维持 子宫前倾前屈 输卵管8-14CM 解剖 间质部 、 狭部 、 壶腹部 、 伞部。 卵 巢 一、功能 1、 产生卵子 (下次月经前14天) 2、 分泌性激素 雌、孕、少量雄激素 二、解剖 大小 4*3*1cm, 5-6g 两 性 骨 盆 骨盆是生殖器官所在部位,也是胎儿娩出通道。 骨盆的大小和形态与分娩密切相关。 组成 1、骨骼 骶骨 5-6块骶椎愈合而成 尾骨 4-5块尾椎愈合而成 髋骨髂骨 、耻骨、 坐骨 2、关节 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尾关节 3、韧带 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 以 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线以及骶岬上缘 的连线 为界, 可将骨盆分为假骨盆(大骨盆)和真骨盆(小骨 盆)。 真骨盆 与分娩有关,也称 骨产道 。假骨盆为腹腔一部 分,与是否能顺产无关。 真骨盆的标记有 耻骨联合 、骶岬 、坐骨棘 、 耻骨 弓 、 髂嵴、髂前上棘 。 骶岬 第一骶椎向前突出形成,内测量重要标志。 坐骨棘 位于中骨盆中部,是坐骨后缘突出的部分。 耻骨弓 耻骨降支前部相连构成 ,> 90度 骨盆底 有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封闭骨 盆出口,承托盆腔脏器,维持盆腔脏器位 置和形态。 外层 浅层肌肉和筋膜 中层 泌尿生殖膈 内层 盆膈 病变或损伤盆底组织可引起 脏器脱垂或移位 会 阴 会阴 广义封闭骨盆出口的所有软组织。 狭义 阴道口和肛门之间的软组织。 厚约 3-4cm,由外到内逐渐变窄,呈楔形。 妊娠后组织变松软有利于分娩,也可对先露娩出形成 障碍。分娩时应 保护会阴 ,防止会阴撕裂,必要时可 行 侧切术。 1、 尿道 与阴道邻近,尿道炎容易发生。可波 及阴道。 2、 膀胱 妇科查体、术前应排空膀胱,位于 子宫前方。 B超应使膀胱充盈。 3、 输尿管 与 子宫动脉 有交叉。 4、 直肠 可作肛诊代替内诊。 5、 阑尾 妊娠期位置发生变化, 外上方 移位。 妊娠阑尾位置变化